,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财经新闻 >> [陈瑞莹]《原则》连载17:理解如何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陈瑞莹]《原则》连载17:理解如何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2020-02-20 16:33:53 来源: 浏览:1
摘要:成为真正头脑开放的人需要时间。和所有真正的学习一样,这也主要是一个养成习惯的问题,反复多次练习之后就会变得像本能一样。这通常需要约18个月,与人的一生相比,这个时间不算长。

不管你现在有多么头脑开放,你总是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为了练习头脑开放,你可以:

1.经常利用痛苦来引导自己进行高质量的思考。
如果你过于坚持一个观点,当某个人或某件事挑战该观点时,你会产生心理痛苦,尤其是当相关挑战涉及你的某种缺点的时候。这种心理痛苦是一个迹象,说明你可能是错的,你需要以高质量的方式思考这个问题。或者你的心中会涌起一种恼怒感,想发脾气。每当出现这些情绪时,你都需要注意,这些都是头脑封闭的迹象。
意识到这些迹象后,你就可以将其作为线索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引导自己走向头脑开放。长期这样练习将增强你的能力,让“更高层次的你”始终处于控制地位。你练习得越多,你的能力就会变得越强。

2.将头脑开放作为一种习惯。
基本上,你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就将有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你始终把愤怒感、挫败感作为提醒自己的迹象,从而冷静,慢下来,以深思熟虑的方式看待眼前的问题,逐渐地,你的负面情绪出现的频率就会大大下降,你就会慢慢成为头脑开放的人。

3.认识自己的思维盲点。
假如你是一个头脑封闭的人,又在自己有盲点的领域形成了一种观点,结果可能是致命的。花点时间记录经常在哪些方面因为看不到别人看到的东西而做出糟糕的决策。可以请其他人帮你,尤其是那些曾看到你所忽略的东西的人。列一张单子,钉在墙上,仔细盯着看。每当你准备在这些方面自行做出决定(尤其是重大决定)的时候,你都要明白你是在大冒险,不会实现想要的结果。

4.假如很多可信的人都说你正在做错事,只有你不这么看,你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看偏了。
一定要客观!虽然也有可能你是对的,他们都错了,但你应该从吵架模式转换到“提问”模式,比比你和其他人的可信度,在必要时同意让某个你们都尊重的中立第三方来打破僵局。

5.冥想。
我经常练习“超验冥想”,并相信这让我变得富有创造力。冥想能让人看到慢节奏的画面,所以即使面对混乱,我也能保持平静。我和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建议你认真考虑尝试冥想。

6.重视证据,并鼓励其他人也这么做。
大多数人并不仔细观察现实,通过客观审视证据来得出结论。他们基于隐藏的潜意识做决定,然后筛选证据,使之符合自己的这些欲望。你可以通过训练来意识到这种潜意识过程的发生,并引导自己,或者让其他人帮助自己学习如何依据证据行动。在准备决策时问问自己:你能说出是哪些明确的事实(即可信的人不会质疑的事实)让你形成这种观点吗?如果你不能,你就很有可能不是在依据证据行动。

7.尽力帮助其他人也保持头脑开放。
平静理性地表达观点,不仅是你,其他人也是。请他们指出支撑自身观点的证据。谨记,这不是争执,而是开放地探寻事实。如果你能证明你正在考虑对方的观点,这将是有好处的。

8.使用以证据为基础的决策工具。
这些原则的目的是帮助你控制较低层次的动物性自我,让更理性的、较高层次的决策头脑处于主导地位。
假设有一个基于计算机的决策机器,它拥有更强的逻辑能力,能更快地处理更多的信息,在决策时不被情绪左右,你会这样使用吗?为了应对职业生涯中的各种挑战,我已经打造了这样的工具,就像我们用桥水的投资系统做的那样,而且我相信,假如没有它们我绝不可能这么成功。我毫不怀疑,未来这样的“机器思考”工具将继续发展,而聪明的决策者将学会用它们来思考问题。我建议你了解这些工具并考虑使用它们。

9.知道什么时候应当停止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信任自己的决策程序。
独立思考,努力为自己相信的观点辩护,都是很重要的,但总会有些时候,更明智的做法是停止为你的观点辩护,接受可信的其他人的观点。这会很难,但保持头脑开放,相信可信的其他人的共识比你的任何观点都更好,是一种更聪明的做法,最终对你也更好。
假如你无法理解他们的观点,可能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恰好是你的盲点。如果所有的证据、所有可信者的观点都与你的观点相反,你还是按自己的意愿行动,你就是在危险地一意孤行。

事实是,尽管大多数人能变得头脑极度开放,但有一些人不能。就算在不断误以为自己的决策正确,因而遭遇了很多痛苦之后,他们依然学不会。 学不会头脑极度开放的人就不会经历从蛹到蝶的蜕变,大大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自己的谦逊就是惨痛失败教给我的,尤其是1982年的人生低谷。变得头脑开放不一定意味着失去决断能力,事实上,因为这样做能降低人的犯错概率,所以应当能增强人的自信心。我自1982年大失败以来的经历就是这样的, 因此我才能以更小的风险获得更多的成功。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