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股市新闻 >> 股民维权蚂蚁战大象不是口号

股民维权蚂蚁战大象不是口号

2021-03-15 17:31:14 来源: 浏览:1
    股民维权蚂蚁战大象不是口号
    
     收录于话题 #315 2 #股市维权 2 #股民索赔 2 #证券法 2
    
    作者|支棱君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这就是一句合法的免责声明吗?
    
    
    风险?注定只有股民自己担吗?
    
    
    
    我们日日夜夜谨慎了,上市公司不谨慎,我们就只能当被无声碾死的蚂蚁吗?
    
    
    
    中国摇滚老炮儿张楚,曾创作了一首歌曲唱尽蚂蚁的苟且,蚂蚁蚂蚁蚂蚁蚂蚁没问题,蚂蚁蚂蚁蚂蚁蚂蚁没脾气。
    
    
    
    我们要当这样无声的蚂蚁吗?
    
    
    我们不要!
    
    
    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周亚珠律师回忆道,在2018年之前,国内专门做证券市场维权的律师可能还不超过20人,那时她手中一年接到起诉索赔的股民可能就300人左右,而现在每年就有数以千计股民在维权。
    
    
    直面上市公司,股民虽然只是一群小蚂蚁在挑战大象!但这不仅仅是实力的对抗,更是勇气的对决!
    
    
    
    
    
    01
    蚂蚁的觉醒:
    开启股民向上市公司索赔时代
    
    
    从1996年第一例个人向上市公司索赔开始,再到2002年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案中获得赔偿的第一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此句来形容中国股市维权之路的艰难在恰当不过。
    
    1996年,安徽合肥股民刘中民就以中国证监会对渤海集团(600858.SH)行政处罚为依据,要求渤海集团赔偿因虚假陈述行为致使其股票交易发生的亏损,向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此,刘中民成为向上市公司索赔的股民第一人。
    
    该案刘先生败诉,但无疑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股民通过法院状告虚假陈述上市公司索赔时代!从那以后,在股市索赔案中,越来越多的小股东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身的权利,哪怕是蚂蚁也有撼动大象地位的勇气。
    
    
    
    02
    蚂蚁的反抗:
    中国股市首个获得赔款案例
    
    
    1999年4月29日,嘉宝实业公布了1998年年报。而2000年8月15日,中国证监会认定该年报存在虚假陈述行为。
    
    上海股民彭淼秋女士在虚假信息披露日和被揭露日之间的合理时间内买入嘉宝实业股票1000股,并在其后发现嘉宝实业公司情况并非如其1998年年报所称,并在知悉嘉宝实业被处罚后,将所持的股票先后全部抛出,合计损失1312.32元。
    
    彭淼秋聘请律师于2000年1月24日提起诉讼,2月22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受理。2002年9月10日,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书》,被告之一嘉宝实业一名董事(董事陈伯兴)愿意一次性补偿原告800元。当天,被告董事向法院交纳了一次性补偿款800元,原告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
    
    至此,彭淼秋女士成为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案中获得赔偿的第一人,该案也成为中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第一案。
    
    201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2003)2号(2003年2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其施行目的就是为了正确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规范证券市场民事行为,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该司法解释的颁布奠定了日后证券市场民事赔偿尤其是股民索赔案件的法律适用基础之一。
    
    
    (类案引用法律条文次数)
    
    
    
    03
    2018年,股民索赔的分水岭
    
    
    2018年,刚开年,国内知名女星赵薇因祥源文化(600576.SH)被股民告上法庭,这是国内证券市场的首次收购方的实控人坐上被告席。当年12月份,康美药业(600518.SH)和康得新(002450.SZ)两家千亿白马因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股价连续跌停。
    
    “您好,是周律师么?我是康美药业和康得新股民。想咨询下您股民索赔相关问题,请问现在方便咨询么?”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周亚珠律师回忆。
    
    类似的消息挤爆了周律师的工作微信短信,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周亚珠律师仍清楚的记得,2018年底到2019年初,那段时间自己的工作微信被众多愤怒绝望的股民的上千条微信淹没,办公室股民咨询索赔的座机铃声一直没停过。
    
    因为在这个期间,A股的两颗惊天巨雷让众多股民身价一夜灰飞烟灭,他们有的投入了全部身家,有的拿着亲人的抚恤金,有的为了看病卖了房子拿着房款,决定股市一搏。或许旁人看来,觉得股市有风险,他们都不太理性。
    
    我们也看到,常年研读上市公司各类相关消息,自建数据模型,通过股市起家身价过亿的股民,更有专业的投资机构踩雷。
    
    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投资亏损,而是被感受到了深深的被欺骗。这是两只自带渣男属性的股票,前期业绩辉煌千亿白马,后面带来的影响终身难忘,事件数度抢占微博热搜。
    
    
    04
    2019年,维权数量井喷
    
    
    
    时间到了2019年4月,500余件股民诉赵薇、祥源文化索赔案件,一审法院判决赵薇与上市公司就股民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赵薇及祥源文化不服一审判决向浙江高院提起上诉,浙江省高院二审维持原判,驳回上诉。
    
    赵薇和祥源文化面临长达三年的案件周期,笔者统计,据已经结案的判例显示:股民起诉维权金额少至几千元,多至上百万。
    
    
    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周亚珠律师表示:根据《若干规定》,自祥源文化被行政处罚之日起3年内,股民有权向祥源文化及赵薇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掐指一算,今年4月份该案诉讼时效到期,留给股民的时间并不多了。
    
    2019年8月份,康美药业因虚增营收近300亿被证监会公告行政处罚,而在这期间,康美借财务造假市值最高达到1000多亿,而证监会处罚后市值蒸发了近80%。随着市值一起蒸发的还有几十万股民的身价。
    
    在股民索赔康美案中,2021年初,康美公告广州中院将启动代表人诉讼处理股民索赔案件。而周亚珠律师代理的股民最早于2019年9月即向法院提起索赔康美药业的诉讼。
    
    在獐子岛案中,上市公司“扇贝不见了”的戏码被“证监会动用北斗导航卫星寻找扇贝,人在做,天在看”话题频频登上了热搜霸屏。明星效应及微博热搜带来的强大的信息流量,2018年后,股民维权意识空前高涨,案件数量也呈喷发状态。
    
    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谢连杰律师表示:在这段时间内,不少机构投资者也加入索赔维权行列。因为根据《若干规定》第二条:“投资人,是指在证券市场上从事证券认购和交易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机构投资者符合诉讼主体资格也可以参与维权行列。虽然在实务中,踩雷的大部分还是个人,但是今年随着暴雷股票造假行为的隐蔽性仍有不少机构或者资管产品踩雷。相对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资管产品等)往往金额巨大,由于涉及金融产品架构设计及交易的特殊性,该类主体索赔案件往往比个人投资者索赔更加复杂。
    
    据了解,某中院自2017年至2020年11月,受理了14家上市公司作为被告的股民索赔案件近3000起,标的金额近10亿元。
    
    而在此前,不仅是股民,券商甚至不少其他领域的律师也甚少了解到炒股亏损可以索赔。几年间,不少券商及投资机构也开始关注这块领域并纳入他们的投后服务体系。
    
    相比监管日趋严格,股民索赔金额也不断被刷新。
    
    
    05
    2020年,蚂蚁吃大象:
    股民索赔单只股票金额逾十亿
    
    
    目前已知个案中,3000多名股民起诉华泽退(曾被称为:A股史上最穷上市公司,据说账上只有100多元)维权,金额超过10亿。而在18年,个股遭索赔金额最高为4亿元。
    
    2018年1月31日,华泽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监会决定对华泽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王涛等人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尽管成都华泽钴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经退市,但其造假引发的索赔风暴却越演越烈。根据相关公告,投资者对华泽等的索赔额已超过1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审中,判决中介服务机构(某券商及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承担部分连带赔偿责任。然而,这并不是中介机构在类似案件中,首次承担连带赔偿。因为根据《若干规定》,中介服务机构也可能是民事赔偿案件的被告,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但更让人惊讶的是2020年,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单个股民(个人)索赔维权金额已达2亿元,可以合理的预测这个10亿的金额将于今年被再次刷新。
    
    加上2020年,不少地方法院发布代表人诉讼机制,股民索赔案件潜在的原告数量激增,面对如此巨额的索赔金额及巨量的股民数量,与上市公司而言想必是不小的压力。
    
    
    06
    监管零容忍
    
    
    根据监管层发布的数据显示,仅仅2020年全年证监会办案700多件,其中新启动调查300多件,办理重大案件84件,同比增长34%;全年向公安机关移送及通报案件线索116件,同比增长一倍。
    
    案件主要特征如下:财务造假案发领域增多,系统性、规模化特征明显,财务舞弊与其他违法行为相互交织。全年新增信息披露立案案件84件,其中财务造假立案33件,案件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监管部门也表示将坚决贯彻“零容忍”工作方针,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查办资本市场欺诈、造假等恶性违法行为,切实提高违法成本,强化执法震慑,塑造市场良好生态。
    
    不要觉得自己不是法律从业者,不是金融从业者,而放弃了证券维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我们读的书不同而已,可我们终生都是消费者;我们不应该一年一度315,我们每一天都是315;我们不想当被捧杀的上帝,更不是被任人宰割的韭菜,我们绝不做任巨无霸被无声碾死的蚂蚁!不论是在消费市场还是证券市场,犯我权利者,必磕到底。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