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股市新闻 >> 北京市工商银行:福山周评:A股市场简述(2021.0328)

北京市工商银行:福山周评:A股市场简述(2021.0328)

2021-03-28 22:36:29 来源: 浏览:1
    福山周评:A股市场简述(2021.0328)
    
     收录于话题 #福山周评 27个
    
    
    三月第四周,两市主要指数在周线五连阴后给出企稳动作。整体量能仍保持偏低水平但出现些许分化迹象——如上证180、沪深300及中证500等以中、大盘股集中的指数本周继续缩量,而以科技成长股集中的创业板、科创板以及中小市值集中的中小板、中证1000等指数则出现明显放量。量能的分化显示出场内资金对高弹性或小市值板块的介入力度开始加强,这是典型的技术性反弹即将启动的信号之一。
    
    当前各主要指数均已回落至长期均线(年线)或是重要技术支撑区域(去年7-11月震荡区)附近,而二月高点之后的六周调整时长对于短期行情来讲也算是充分的,因此后市给出周线级技术性反弹动作是合理的,是可以参与的。
    
    对于中长期的行情预判,笔者仍维持近阶段观点不变。即市场在未来一两个季度内(时长主要受流动性收紧的节奏以及抱团资产的中期业绩兑现情况等因素影响,所以可能会与以往的“尖顶”反转过程有所不同)会持续高位震荡并完成头部形态的构筑,之后展开与此轮历时两年的多头行情同级别的调整进程。我们需要做好相应的策略及心理准备。
    
    
    对于后市短期很大可能出现的强势行情,之所以称其为技术性反弹而非新一轮多头趋势,是因资金性质及介入目的差异。
    
    两市主要指数在农历新年后开盘第一天创阶段新高(部分指数创出近两年新高),此后便展开调整,这是对指数而言。而行业板块间的调整进程是有差别的。
    
    笔者对“东方财富”统计的全市场61个大类行业进行观察,按调整起始点的不同可分为两类。首先是在去年7月中旬高点(或是在7月及9月做小双顶)后就展开调整的,以科技类成长板块(尤其5G、芯片半导体等高技术制造业)、医药医疗等最为明显。其次是在去年7至11月保持强势震荡并于11月至今年1月快速拉升,二月高点后才展开调整的。
    
    多数抱团核心资产都在沪深300所辖范围内。300指数自去年四季度末至年后第一天是持续上行的,在此期间提供支撑的行业有:银行、有色、钢铁、煤炭、化工、化纤、材料、航空航天、电子元件、食品饮料、酿酒、家电、造纸印刷、玻璃陶瓷以及化肥,共计15个。而另外46个行业在去年7至9月相继展开调整后就始终没有规模性反弹,直至农历新年后。
    
    其中,银行、材料、电子元件、食品饮料、酿酒及家电这六大行业指数、也是近两年抱团资产最集中的六大行业是处于横向震荡状态(行业内的个股表现分化明显,部分龙头标的续创新高,使得行业指数维持震荡偏强的状态,但龙头之外大部分个股早已展开调整),而并非有明确攻击意愿的;另外九大行业,尤其强周期及军工行业则是有明确上攻动作的。
    
    这样的转变发生在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也是市场热议机构抱团松动的阶段。松动意味着主力资金(无论是哪类机构或哪类资金,能引起抱团板块大幅波动的力量绝不是散户能提供的)调仓换股,所持标的及头寸规模的变化代表着主流策略发生改变,或者说风险偏好出现变化。
    
    转变基于的理由非常明显——流动性收紧、实际利率抬升打压高估值价值股及高弹性成长股,而经济逐步复苏利好低估值顺周期行业,包括传统制造及服务业;又或者是高增长、高通胀(或低通胀)的宏观经济环境利好中小市值板块。
    
    这种主流策略调整引发的短期行情,可以演变为时间更长的、独立于市场的趋势性行情,所以并不能简单以技术性反弹来对待。但自今年2月18日起,前期“力挺”市场的15个行业相继走弱,而另外46个在去年7-9月就展开调整的行业外加上游强周期则展开反弹,这样就需要做进一步观察分析。
    
    1、这46个经过中期调整的行业启动反弹一是具备技术条件,二是拉动行情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对另外15个行业的获利了结——近阶段日均成交量及金额呈逐步萎缩的状态,表明没有明显增量资金介入,板块轮动此消彼长是存量资金腾挪的反映。当然,这之中有“碳中和”这类主线题材的刺激,但政策直接作用的行业并不多,其余基本为技术性影响。
    
    2、15个前期强势行业出现短期熄火,在二季度需要重点观察这些行业是否就此停滞,还是经过短期整理后继续保持攻击状态,至少目前来看后者是比较困难的。因促成这类行业强势的因素(如上游强周期及中游制造业的外需爆量以及连带的涨价因素等)多为短期性且持续性较差,或者说未来受国内外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
    
    综上:
    
    场内存量资金腾挪促成的板块轮动在多数情况下只能引发技术性反弹。当然,类似2016-2017年存量市场环境中,抱团资产(大金融、大消费)持续的虹吸效应也是可以出现的。只是,若抱团资产更换为制造业,其弹性(或者说估值提升空间)会比金融、科技及消费差很多,虹吸效应也就要弱很多。
    
    至于这15个前期强势行业能否演变为独立的趋势性行情,这需要看内外部刺激因素能否转变为长期性。即便如此,也需增量资金的持续流入才能支撑,但这在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我们暂时以技术性反弹的性质去对待近阶段及后市短期的行情,对可能演变为趋势性行情的前期强势行业保持谨慎态度。对诸如碳中和这类主线题材,虽然政策是长期性的,但受影响行业的波动却是阶段性的。即每一轮阶段性行情都会有这类主线题材的身影,但都很难持续。
    
    策略上没有什么变化,不再赘述。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以上。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