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股市新闻 >> 有钱怕风险是吗?可转债!

有钱怕风险是吗?可转债!

2021-11-29 11:18:04 来源: 浏览:1
    有钱怕风险是吗?可转债!
    
    
    
    可转债是个宝。这个宝,实际上是手持(或可拥有)大量现金的主久寻不着,却在身边的刚刚好的东西。不要急,我分三层来说,希望你真能听懂。
    
    个人、加工企业主、机构、上市公司,等等,直接持有的现金;或通过出售房产,或通过银行借贷,或可持有的现金,可以说是中国现实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金融现实。核心问题是,这些主,最疑惑的是变现的资金做什么?最惧怕的是风险,亏是万万不能的。股票怕跌,存款怕CPI,股权怕时间,另类怕流通。
    
    有没有一个合适的品种,兼具安全性与流通性?估计非可转债莫属。
    好,我就分三个层面来说一说。
    
    第一层面,可转债的基本情况要明白
    通俗讲,可转债居于股票与债券之间,收益性与安全性兼具的一个投资品种。
    我们说的可转债就是上市公司发行的首先可按一定利息获得固定收益,这个息比一般的债息会低一点,这是肯定的权利;并可按一定约定价格转化为股票的权利,这是主动选择权。发债主体上市公司承担这个相应责任。
    
    你可以通过二级市场直接买进可转债,这个当然有一个合适的价格的问题;你还可以通过持有对应的股票(正股)来一级市场获配可转债,这个当然有一个持有的股票而产生的股票权益风险。当然,也可以信用申购。
    
    当然,你可以随行就市买进卖出,交易的充分性没有问题;宽限期过后,你可以选择转股,就看溢价及其本身趋势的判断。
    
    显然,可转债呢,一半是债的属性,一半是股票的属性,所谓的债权性、股权性、可转换性都有,好玩吧。
    
    理解了这个还不够,你要理解更多。如,认购的条件,股价与债价的复杂关系,等等,是吧。但,肯定是好玩的。
    目前在A市的可转债,有三百多家在交易,你可以慢慢选择(图)。
    
    
    
    
    第二层面,可转债的强赎条件要清楚
    
    什么是强赎?强赎就是可转债上市公司的一个主动选择权,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选择以本息代价收回可转债。一般有两个情况:一是在可转债转股期限内,正股股价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个或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的130%(或120%);二是当本次发行可转债未转股余额不足3000万元。
    当然,相对应,当正股价持续30天低于转股价的70%-80%时,上市公司必须以本加息赎回可转债。
    以上,每一家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都在募集发行书里有明确约定。
    
    但是,公司、转股价,债价,股价,四个因素,构成的世界一定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
    
    第三层面,可转债的复杂性
    
    做投资,发现一条道,或一个标的,不容易,但不是最不容易。你可以道听途说获得真见,但做好它,估计还得有背后的逻辑的真正理解与洞察支持。
    
    这就像你问别人哪支股票好一样,这是一个太复杂的问题。而且,这还只是独立的看问题,但,任何问题都不是独立的。不知道我说什么了吗?如果是我没说清楚,我再举个例子,这个就像游戏的打怪升级,或者说,西游记四师徒西行取经,完全一样。
    
    定增也一样的道理。
    
    再举一个例子吧,可以帮助去理解。如,某股,转股价为20.50元每股,赎回条款为“公司股票在任意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含130%)”。新近,T日,公司股票已连续十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超过当期转股价格(20.50元/股)的130%(即26.65元/股),那么,按约定,其若未来20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有至少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将触发赎回。假设,T日股价为29.96元,转债价162.2元。
    你说,如果你持有可转债或正股,你将何选择?有N种演绎
    
    公司、转股价,债价,股价,四个因素,构成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世界。
    
    举上一个例子,我是想说明它的复杂性的一面。你可以选择简单。但,我还可以至少表明一点,金融衍生品的设计有时是过犹不及。如,向上时的赎回没有收回后的转股权根本可以去除向上赎回,这样对资本市场更有利,也对各方更有利。不对等吗,那也可以考虑选择同时向下时的不赎回。什么是公平?不一定。这个,等我再写一篇《上下不一:一个普遍的数学谜题》,来类比看这样的谬误。
    
    可转债是好东西,知之,如果真知之,可行之。
    
     20211127,缪非,草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来行情了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RSS订阅